2025年4月27日清晨,內蒙古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人民醫院內(以下簡稱莫旗人民醫院),一場與時間賽跑的生命救援緊張展開。在北京大學首鋼醫院與莫旗人民醫院兩地醫療同仁的緊密協作下,成功為一名急性大腦中動脈閉塞患者實施腦血管介入取栓術。分秒必爭的精準救治不僅挽救了患者生命,更彰顯了京蒙協作從"輸血"到"造血"的豐碩成果。
分秒必爭:綠色通道筑起生命防線
當日7 時30分左右,家住當地的孟女士因突發右側肢體偏癱、言語不清緊急送醫。莫旗人民醫院急診內科初步判斷患者為急性腦血管病,即刻啟動卒中中心綠色通道,迅速為患者完成頭顱 CT 檢查,排除了腦出血的可能。
通過仔細檢查和詢問病情,神經內一科主任孟凡軍憑借豐富的臨床經驗,當機立斷:"患者為急性腦動脈閉塞,同步啟動靜脈溶栓治療。"此時,正在莫旗人民醫院對口幫扶的北京大學首鋼醫院腦科中心專家盧廣周迅速介入,同步評估病情。當核磁共振顯示患者左側大腦中動脈完全閉塞時,盧廣周與孟凡軍兩位專家果斷決策:"必須立即取栓!"
精心指導:多學科聯手打贏"大腦保衛戰"
導管室內,一場精密協作緊張展開。麻醉科團隊快速完成麻醉支持,孟凡軍主任帶領介入團隊,在盧廣周的協助指導下,導絲在纖細的腦血管中靈巧穿行。"注意微導管的塑形角度""支架釋放時要注意覆蓋血栓遠端……"盧廣周的指令清晰傳遞,介入團隊的操作行云流水。
在密切的配合中,患者閉塞的血管被成功開通,顯示屏上停滯的血流如解凍春溪奔涌向前,監護儀傳來規律的心跳聲,這場"大腦保衛戰"告捷!看著監護儀上逐漸平穩的生命體征,參與手術的醫護人員深切感受到:"北京專家帶來的不僅是技術,更是面對急危重癥的底氣。"
長效幫扶:從"輸血"到"造血"的跨越
"這次手術的成功,是京蒙醫療協作的典范之作。"術后查房時,孟凡軍主任感慨道。自2022年北京大學首鋼醫院對口支援以來,通過"專家駐點+云端會診+進修培養"三維幫扶模式,已為莫旗人民醫院培育出多名骨干醫師,在醫院各個崗位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這種"精準滴灌"式的幫扶,讓邊疆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的診療服務。
如今,在北京大學首鋼醫院的幫扶下,莫旗人民醫院神經內科已能獨立開展多項高難度手術,為方圓200公里內的30萬群眾筑起堅實的健康屏障,更讓民族地區醫療事業實現從"跟跑" 到"并跑"的跨越。這些變化的背后,是京蒙協作"授人以漁"的智慧,是兩地醫者仁心護佑生命的擔當,更是新時代對口支援工作的生動實踐。
注: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