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美國總統特朗普發布行政命令降低美國處方藥價格,此舉引發全球制藥業的動蕩。歐洲各國政府正在研究這項行政命令的潛在影響,歐洲制藥企業則擔心此舉將影響他們在美國的投資計劃。
最新發出警告的是瑞士制藥巨頭羅氏。歐洲當地時間5月14日,羅氏表示,特朗普關于藥品定價的行政命令威脅到該公司計劃在美國進行的500億美元投資。羅氏當天股價下跌近2%。
羅氏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如果特朗普擬議的行政命令生效,羅氏能否為此前宣布的在美國進行的重大投資提供資金將受到質疑。”羅氏上個月宣布,未來五年將在美國投資500億美元,創造超過1.2萬個就業崗位。
輝瑞高管也于近期表達了類似的擔憂,稱該公司在美國的投資可能受到政策不確定因素的影響。這些擔憂不僅因為藥品“降價令”,也與美國擬對進口藥品征稅相關。
特朗普已經表示,如果制藥商不降價,他們可能會受到關稅的打擊。上個月,特朗普啟動了一項針對藥品進口的調查,并計劃以“國家安全”為由對藥品進行征稅。
特朗普本周還稱,美國將不再“補貼”外國的醫療保健體系。他認為,全球其他國家長期以來都在享受美國高成本醫療體系的紅利,他將不再允許其他國家“搭便車”。
在美國,藥品價格由復雜的醫保談判決定,涉及介于制藥商和醫療保險公司之間的“中間商”公司,這些公司因抬高成本受到批評;而在歐洲,沒有這些“中間商”,藥企有直接與政府談判的系統,因此藥價也更低。
諾華公司當地時間5月14日表示,正在美國和歐洲倡導必要的改革,包括減少藥品“中間商”的作用,并糾正歐洲藥品大幅偏低的定價。但公司同時強調,這些討論需要時間,預計近期不會有任何變化發生。
阿斯利康最新回應稱,該公司支持更公平的全球藥品成本分攤,但這些變化必須以避免擾亂患者護理或扼殺創新為前提。
德國衛生部發言人表示,德國在法定醫療保險和制藥行業之間就藥品價格談判方面擁有明確的框架。
丹麥工商業和金融事務大臣莫滕·博斯科夫計劃與丹麥的制藥商會面,討論特朗普最新行政命令的影響。他表示:“美國造成的不確定性對世界不利,丹麥制藥公司是世界頂尖的,對丹麥經濟至關重要?!?/p>
在特朗普的這項“降價令”中,丹麥制藥商諾和諾德公司的GLP-1類減重藥司美格魯肽也成為了被“精準打擊”的重點。
白宮官員稱,特朗普的行政命令尤其關注美國售價較全球高出最多、醫保支出價格最高的藥物。鑒于GLP-1藥物同時滿足這兩個條件,可以合理預期這將成為關注的焦點。
近期,藥企已經在推動減重藥價格下調,對于沒有醫療保險的患者,諾和諾德和禮來都開始以每月約500美元的現金價格直接向美國消費者銷售這類藥物。
注: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